協會丨商會瀏覽完畢
1 / 1
供給側改革不及預期,成本上漲,從2021年中報看水泥的行業困境
展開全部
查看原圖
2021-08-23
824
簡介:
|
« 上一張 下一張 » |
水泥行業是一個同質化的行業,各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大同小異,區別在于具體的競爭力有所差異,有的企業擴張大一些,有的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強一些,但是每個公司的業績都深受行業冷暖的影響。
水泥是一種同質化的產品,作為傳統制造業,企業的利潤=產能乘以(噸銷售價-噸成本價)。
先看制造成本,公司主要產品為水泥,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是石灰石、煤炭和電力,其中煤炭和電力兩項成本在水泥總生產成本中占據較大比重,石灰石主要是自有礦山供應,煤炭包括煙煤和無煙煤,電力主要由屬地供電局供應;公司與煤炭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供應渠道穩定,質量可靠,價格隨行就市。
今年上半年,煤炭價格上漲,對水泥行業的綜合成本行為巨大的壓力,中報說受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,公司水泥平均銷售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了3.06%。
那么能不能轉移成本壓力呢?這取決于提價權和供求關系。
先看供求關系,這一塊算利好,野傳的水泥需求下降被證偽。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,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12.7%,兩年平均增長5.3%;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同比增長12.6%,兩年平均增長4.4%;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.8%,兩年平均增長2.4%;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5%,兩年平均增長8.2%。今年上半年,全國累計水泥產量11.47億噸,同比增長14.1%,創歷史同期新高,兩年平均約增長4.2%;6月份全國單月水泥產量2.24億噸,同比下降2.9%。
水泥行業發展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、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等緊密相關,發展規律具有周
期性特點。我個人判斷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、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經濟進入中低增速,我國未來的水泥需求下降是一定的。
所以我認為水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非常有必要。供給側改革才是行業最強的邏輯,但是目前看供給側改革的效果可能開始下滑了。
今年上半年,全國累計水泥銷售收入為4,836億元,同比增長13.2%;全國水泥利潤總額為730.7億元,為歷史同期次高水平,同比下降7.2%。
增收不增利的銷售,除了成本下降,更大的原因是水泥價格下降,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疫情的影響。今年上半年,得益于文福萬噸線項目二期產能的完全釋放,疊加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,公司水泥產
銷量同比大幅增長。今年以來粵東區域市場水泥價格繼續低位運行,雖在一季度末開始回升,但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部分已開工項目施工放緩,并疊加房地產持續調控影響,水泥需求提前回落(這說明水泥的需求受房地產行業影響很大),導致水泥價格自5月中下旬開始見頂回落,二季度公司水泥平均銷售價格明顯高于一季度,但整體上看,今年上半年水泥銷售價格仍低于上年同期,報告期公司水泥平均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2.13%。
我們看一季度數據:2021年1-3月,公司實現水泥產量481.05萬噸、銷量467.04萬噸,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80.05%、126.47%;得益于水泥銷量大幅增長的影響,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0,037.41萬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1.38%;同時公司所持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,增厚了業績,報告期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,174.74萬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.75%。
對比一季度和二季度,一季度產銷大爆發,但是價格實在太低了,報告期公司水泥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3.65%,使得公司綜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3.56%下降到32.28%,下降了21.28個百分點,水泥產品盈利水平同比下滑較明顯。
而在二季報中,在成本上漲和價格同比下滑的雙重壓力下,公司綜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7.27%下降至38.54%,下降了8.73個百分點,對比一季報和二季報,可知二季度水泥的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。
所以我一直有個基礎的判斷:水泥行業的主要邏輯在供給側改革,這會消滅水泥行業的周期性,價格的上漲或者穩定對于提高水泥行業的利潤具有主導作用。但是價格取決于供給量,供給量取決于供給側改革,從半年來水泥的產銷量看,全國累計水泥產量11.47億噸,同比增長14.1%,創歷史同期新高,這實在不是什么好消息。報告期熟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較大,主要是熟料銷售量價齊跌造成的,熟料價格下降正是產能控制失效的預兆。
水泥行業也就這樣了,下半年可能有一個煤炭價格下降的預期利好,但是在水泥和煤炭兩個供給側改革的行業,我認為中國煤炭行業長期供小于求是可以預期的,指望煤炭價格長期、大幅度下降不太現實。
水泥只能這樣做一個凈利潤缺乏增長的現金流機器了,好在估值便宜,盈利比較穩定。未來的跟蹤方向就是水泥價格,而非水泥供需量。
其他水泥企業大同小異,我覺得中報財務數據的趨勢也應該是一樣的。如果你認為市場還是會成長性優先,那么水泥整個行業都是需要規避的,如果你覺得分紅再投資能接受,那么持有,但是不建議加倉。